新闻资讯

News Center

14

2025

-

11

薄膜原材料品牌红黑榜:适用场景 + 优缺点全解析,选型不踩坑

作者:

中膜集团


前言

对薄膜企业而言,原材料选型直接决定产品性能与成本 —— 选对品牌实现 性能达标 成本可控,选错则面临 质量波动 售后缺位。尤其高端薄膜领域,品牌技术路线差异影响终端效果。本文从 基础树脂”“功能添加剂”“特种工程材料” 切入,拆解全球主流品牌的适用范围、优劣势及选型建议,帮你避开雷区。

 

一、基础树脂:薄膜骨架” 的品牌对决

基础树脂占原材料成本 70% 以上,市场呈 国际主导高端,国产攻坚中低端” 格局。

 

(一)聚乙烯(PE)树脂:通用膜的性价比之争

1. 国际第一梯队(高端场景)

  • 陶氏化学(Dow
    • 适用:高端拉伸缠绕膜(LLDPE)、食品级保鲜膜(LDPE)、医疗包装膜(HDPE);
    • 优势:PDI≤2.0(抗穿刺强 30%),食品级过 FDA 认证(重金属≤0.1ppm);
    • 短板:价高国产 20%-30%,交货 45 天;
    • 客户:联合利华、3M
  • 埃克森美孚(ExxonMobil
    • 适用:农业耐老化地膜(LLDPE)、重包装膜(HDPE);
    • 优势:地膜寿命延至 18 个月,挤出熔体波动≤5%
    • 短板:加工温需精准 180-200℃
    • 客户:金正大、安姆科。

 

2. 国产领先梯队(中端场景)

  • 镇海炼化
    • 适用:普通包装膜(LDPE)、快递袋膜(HDPE+LLDPE);
    • 优势:价为陶氏 70%(吨降 3000-5000 元),交货 天;
    • 短板:PDI≈2.8(雾度高 2%-3%);
    • 客户:顺丰、中小型包装厂。
  • 独山子石化
    • 适用:农业棚膜(LLDPE)、管材包装膜(HDPE);
    • 优势:-40℃无脆裂,熔融指数波动≤0.2g/10min
    • 短板:高端依赖进口授权;
    • 客户:新疆天业、联塑集团。

 

(二)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(PET)树脂:高端膜的技术较量

1. 国际标杆品牌

  • 日本东丽(TORAY
    • 适用:光学级 BOPET4K/8K 屏基材)、电子绝缘膜;
    • 优势:灰分≤5ppm(透光率≥93%),厚度偏差 ±0.2μm
    • 短板:吨价超 2 万,服务响应慢;
    • 客户:三星、村田。
  • 三菱化学(Mitsubishi Chemical
    • 适用:电池隔膜基膜(BOPET)、耐高温绝缘膜;
    • 优势:耐穿刺 1800gf,电解液浸泡 1000 小时强度保留≥90%
    • 短板:产能有限,旺季需订 3 个月;
    • 客户:宁德时代、松下。

 

2. 国产突破品牌

  • 双星新材
    • 适用:中高端光学膜(背光模组)、普通 BOPET 膜;
    • 优势:价低东丽 15%,透光率 92%
    • 短板:≤6μm 膜平整度偏差 ±0.5μm
    • 客户:京东方、得力。
  • 仪征化纤
    • 适用:工业 BOPET(电容封装、标签膜);
    • 优势:年产 120 万吨(供应稳),可定制结晶速度;
    • 短板:高端光学级需进口;
    • 客户:法拉电子、艾利丹尼森。

 

 

二、功能添加剂:薄膜能力增强剂” 的选型关键

添加剂添加量≤5%,但决定特殊功能,品牌差异显著。

(一)开口剂 / 抗粘连剂(纳米二氧化硅为主)

1. 进口品牌:美国格雷斯(Grace

  • 适用:高端光学膜、食品级包装膜;
  • 优势:10-20nm(雾度增≤0.5%),分散无团聚;
  • 短板:吨价 10 万;
  • 客户:3M、雀巢。

2. 国产替代品牌

  • 潍坊衡烁纳米
    • 适用:食品包装膜、农业 PO 膜;
    • 优势:对标格雷斯,吨添加成本 32 元,提供选型指导;
    • 短板:高端光学级稳定性待提升;
    • 客户:食品包装厂、农业膜企业。
  • 汇富纳米
    • 适用:中高端包装膜、电子保护膜;
    • 优势:价为进口 20%-30%,年产能将达 万吨;
    • 短板:型号少;
    • 客户:中小型电子膜厂。

 

(二)抗氧剂(受阻酚类 + 亚磷酸酯类复配)

1. 国际品牌:巴斯夫(BASF

  • 产品:Irganox 1010Irgafos 168
  • 适用:耐老化农业膜、高温 PP/PET 膜;
  • 优势:膜寿命延至 5 年,无析出;
  • 短板:吨添加成本超 1000 元;
  • 客户:拜耳、杜邦。

 

2. 国产品牌:北京极易

  • 产品:1010+168 复配;
  • 适用:普通包装膜、工业用膜;
  • 优势:价为巴斯夫 60%,适配国产树脂;
  • 短板:280℃以上易分解;
  • 客户:中小型薄膜厂。

 

三、特种工程材料:高端膜的技术卡脖子” 领域

适配 5G、新能源等高端场景,技术壁垒高。

(一)聚酰亚胺(PI)薄膜材料

1. 国际领军品牌

  • 杜邦(DuPont
    • 适用:4G/Sub-6 FPC 基材、高温绝缘膜;
    • 优势:拉伸强度≥250MPa,耐温 260℃
    • 短板:吸水率高,不满足毫米波需求;
    • 客户:苹果、通用电气。
  • 钟化(Kaneka
    • 产品:Pixeo™ IB(改性 PI/MPI);
    • 适用:5G 毫米波 FPC、高端天线基材;
    • 优势:介电损耗 0.0025,加工性优于 LCP
    • 短板:价高,授权严;
    • 客户:日本旗胜、华为。

 

2. 国产突破品牌

  • 瑞华泰
    • 适用:中低端 FPC 基材、绝缘膜;
    • 优势:国内首量产电子级 PI,价低杜邦 30%
    • 短板:产能小,技术有差距;
    • 客户:中小型电子企业。
  • 上海卷柔新科技
    • 适用:柔性屏 CPI 膜、AR/VR 设备膜;
    • 优势:透光率≥90%(弯折 10 万次无裂纹),交付快 30%50㎡起订);
    • 短板:300℃以上性能降;
    • 客户:柔性屏代工厂、AR 企业。

 

(二)液晶聚合物(LCP)薄膜材料

1. 国际品牌:村田制作所(Murata

  • 适用:5G 高端手机天线、毫米波设备;
  • 优势:高频稳定性优,阻气性强;
  • 短板:剥离强度低,良品率≤60%
  • 客户:苹果、三星。

2. 国产追赶品牌:沃特股份

  • 适用:中低端 5G 设备、测试用 LCP 膜;
  • 优势:国内少数量产,价低村田 40%
  • 短板:介电损耗波动≤0.005
  • 客户:通讯测试企业。

 

(三)聚苯硫醚(PPS)薄膜材料

1. 国际品牌:日本东丽(TORAY

  • 适用:5G 高频 FPC、高温绝缘膜;
  • 优势:250℃无变形,介电损耗低;
  • 短板:产能紧;
  • 客户:索尼、松下。

2. 国产品牌:浙江新和成

  • 适用:中低端 FPC、工业绝缘膜;
  • 优势:价为东丽 60%,适配国产设备;
  • 短板:15GHz 以上介电损耗升;
  • 客户:工业电子企业。

 

四、原材料选型的 4 大实战技巧

(一)按场景定等级

  • 高端(光学膜、5G 膜):选东丽、钟化、巴斯夫;
  • 中端(包装膜、农业膜):选镇海炼化、潍坊衡烁、北京极易;
  • 测试 / 小批量:选上海卷柔、汇富纳米。

 

(二)看性价比

  • 国产可降本 20%-30%(性能可妥协时);
  • 添加剂选潍坊衡烁(开口剂)、北京极易(抗氧剂),降本 50%

 

(三)查服务

  • 优先选本地化团队(如潍坊衡烁、上海卷柔);
  • 高端材料选提供技术调试的品牌。

 

(四)控风险

  • 避免单依赖进口,搭配国产(如东丽 + 双星新材);
  • 选产能大的品牌(如汇富纳米、镇海炼化)。

结语

薄膜原材料选型是性能、成本、场景” 的平衡。国际巨头主导高端,但国产已实现中低端替代,部分领域突破高端。随着 5G、新能源发展,MPI 与 LCP 并存、PPS 替代 LCP 等趋势将重塑市场。希望本文帮你精准选型,若有品牌难题,欢迎评论区探讨!

最新动态

2025-11-14

薄膜原材料品牌红黑榜:适用场景 + 优缺点全解析,选型不踩坑

本文从 “基础树脂”“功能添加剂”“特种工程材料” 切入,拆解全球主流品牌的适用范围、优劣势及选型建议,帮你避开雷区。

2025-11-12

东丽 CFRP技术颠覆行业:95% 强度留存的再生碳纤维膜,打开循环经济新局

2025 年 10 月 31 日,东丽株式会社官网官宣 CFRP技术,本文拆解技术突破、材料特性与应用场景,解析其对膜行业的价值。

2025-11-07

立冬 | 中膜集团陪您安稳度秋冬

今日立冬,中膜集团向每一位朋友致以问候,愿我们在渐寒的日子里,仍能守住心中暖意与前行力量。

2025-11-06

2025 薄膜原材料涨价潮全解读:涨幅、原因与精准囤货指南

本文结合最新数据,拆解原材料涨幅、原因,给出分品类囤货建议,帮企业控成本。

2025-11-05

薄膜生产材料大揭秘:不同膜种对应的原材料清单,一文理清

本文从原材料分类切入,按 “通用薄膜”“功能性薄膜”“特种分离膜” 拆解核心材料,梳理实用知识体系。